一、讲师介绍及课程目标
- 本次课程的讲师约翰・米勒,是一位在美国心理治疗与家庭治疗领域造诣深厚的教授,他扎根中国从事教学工作已逾十年,积累了丰富的跨文化教学经验,对中国学员的需求与特点有着深刻洞察。
- 课程旨在向学员介绍单次会话治疗技术,这一主题与讲师渊源颇深,早在三十五年前的学生时代,便深深吸引了他,此后他一直潜心钻研,力求将其精髓传授给更多人。
- 单次会话治疗聚焦于在单次治疗契机中,最大化地给予患者帮助。通常情况下,单次治疗时长约为一个小时,不过根据实际需求,时长也会稍有波动。
二、讲师背景及专业领域
- 约翰・米勒教授的职业生涯起始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彼时他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专注于家庭与儿童领域,凭借扎实的背景心理学知识,为有需要的家庭和孩子排忧解难。
- 他曾在集团家庭、孤儿院等极具挑战性的环境中辛勤耕耘,与那些陷入法律困境的儿童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刻认识到家庭背景对孩子成长的关键影响,也进一步夯实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 教授在家庭治疗、心理治疗以及咨询心理学等多个专业领域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尤其在单次会话治疗方面,深入钻研多年,成果斐然。
三、单次会话治疗在中国的研究
- 二十年前,约翰・米勒教授以富布赖特学者的身份首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积极投身于不同国家学者之间精彩纷呈的交流项目,开启了与中国学术领域的深度合作之旅。
- 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展的单次会话治疗研究,堪称中国相关领域的先驱探索之一,至今已有约十五年的历史沉淀,为单次会话治疗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这些研究项目紧密围绕课程主题展开,生动展现了单次会话治疗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轨迹以及多元应用场景,让学员们能够站在国际视野的高度学习这一技术。
四、单次会话治疗的临床服务交付问题
- 教授最初对单次会话治疗萌生浓厚兴趣,根源在于他敏锐洞察到心理治疗领域面临的一大困境:并非治疗方法匮乏,而是临床服务交付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许多急需帮助的患者无法及时获得有效的心理治疗。
- 尽管心理治疗本身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受四类主要障碍的阻隔,大量潜在受益人群被挡在了治疗门外,错失改善心理状况的良机。
- 单次会话治疗模式应运而生,旨在巧妙攻克这些障碍,这一创新性解决方案瞬间吸引了教授的目光,促使他投身其中,深入探索其应用与发展。
课程目录
【完结】简单心理 执业必修技能-一次单元咨询技术入门课
🎥 01 为什么要学习一次单元咨询技术 .mp4
🎥 02.1 当前全球临床服务提供系统的问题 .mp4
🎥 03.2 中国背景下的特殊困境 .mp4
🎥 04.3 早在弗洛伊德时代就有一次单元咨询 .mp4
🎥 05.1 一次单元咨询的全球应用 .mp4
🎥 06.2 一次单元咨询的实证研究数据 .mp4
🎥 07.3 应用案例:过度消费的儿子 .mp4
🎥 08.1 识别不同类型来访者的改变意愿 .mp4
🎥 09.2 一次单元咨询的原则.mp4
🎥 10.3 适合和不适合一次单元咨询的个案.mp4
🎥 11.4 一种典型的咨询流程及开场白 .mp4
🎥 12.5 一次单元咨询中如何提问.mp4
🎥 13.6 一次单元咨询的常用干预 .mp4
🎥 14.7 一次单元咨询来访者的反馈 .mp4
🎥 15.1 在中国的一次单元咨询研究发现.mp4
🎥 16.2 中国一次单元咨询的发展方向.mp4
🎥 17.3 婆媳问题案例:如何有效利用家谱图.mp4
🎥 18.4 婆媳问题案例:发现隐藏的线索.mp4
🎥 19.5 婆媳问题案例:干预的切入点.mp4
🎥 20.1 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短程治疗.mp4
🎥 21.2 问题形成和解决问题的原则.mp4
🎥 22.3 短程治疗师的观点.mp4
🎥 23.4 最大化咨询师的机动性.mp4
🎥 24.5 关于短程治疗的观点.mp4
🎥 25.6 短程治疗的一般程序.mp4
🎥 26.7 干预措施.mp4
🎥 27.1 自我暴露:作用和风险.mp4
🎥 28.2 三个概念:假设 循环 中立.mp4
🎥 29.1 七步法的起源.mp4
🎥 30.2 第一和第二步:晤谈前汇报及晤谈.mp4
🎥 31.3 第三步至第七步.mp4
🎥 32.4 七步法的应用案例.mp4
🎥 33.5 模拟案例:拒学的女儿-晤谈前 上.mp4
🎥 34.6 模拟案例:拒学的女儿-晤谈前 下.mp4
🎥 35.7 模拟案例:晤谈前-案例情况讲解 .mp4
🎥 36.8 模拟案例:第二步-晤谈.mp4
🎥 39.11 模拟案例:第五步 .mp4
🎥 40.12 模拟案例:第六步-督导与来访.mp4
🎥 41.13 模拟案例:第七步-督导讨论.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