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羞耻和惊吓的重要性

 

羞耻感和惊吓是我们儿时经历过的最大伤痛,二者相互关联,如同人的左右腿,会影响我们生活的多个方面,如亲密关系、自我认知以及与他人相处的方式等。若不对其进行疗愈,我们很难过上完整的人生。

 

过去,人们习惯将自己的感受尤其是受伤的感受深埋心底,被教导要为这些感受感到羞耻,假装一切都好,这导致很多人在面对亲密关系等情况时出现问题,比如无法表达爱、感觉不到爱或者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建立连接等。

羞耻感的相关解析

 

  • 羞耻感的表现及影响:羞耻感让人觉得自己不够好、不配被爱、不值得成功,会使人变得不自然、不随性、不顽皮,在能量和身体层面都表现出害怕、拘束,做事犹豫不决,不敢冒险,总是试图让自己渺小、不被注意到,与生活本身分离开来。
  • 羞耻感的产生及传承:羞耻感有时源于个人直接经历的事情,有时则会沿着家族线在无意识中代代相传,比如女性可能从母亲那里继承对自身性别的羞耻感,还有对贫困的羞耻感等。

应对羞耻感的方式

 

  • 连接身体:疗愈羞耻和惊吓的第一步是连接身体,通过深呼吸、跟随引导冥想感受气息进出身体、扩张胸腔等方式,去感受自己的存在,逐渐找回与自己的连接。
  • 认识自我:要开始了解自己,找到自己是谁、有什么需求、界限在哪里,摆脱取悦他人的模式,学会尊重自己的需求,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现自己的天赋和热情,从羞耻感中走出来,建立健康的成人关系。

惊吓的相关解析

 

  • 惊吓的表现及影响:惊吓与羞耻感不同,它更多地作用于身体和神经系统,常见的有 “冻结” 反应,让人感觉麻木、困惑,无法清晰思考和采取行动,在面对亲密关系尤其是身体上的亲密接触时会感到极度恐惧,进而倾向于回避社交和亲密场景。
  • 惊吓的产生原因:在动物世界中,面对危险动物有 “战斗”“逃跑” 两种应对方式,而人类在小时候如果面对无法抗争也无法逃离的危险情况(如面对愤怒的父母),就会采取 “冻结” 的方式来应对,这种方式会让人封闭自己的生命能量,陷入一种看似安全实则孤独、死气沉沉的状态。

个案展示与分析

 

老师以郑芳为例进行了个案展示,郑芳的原生家庭中,父亲、爷爷、丈夫都有大男子主义倾向,陪伴家人时间少,母亲重男轻女,她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了父爱缺失以及来自母亲的忽视。

 

  • 与父亲的连接:老师引导郑芳将身体转向代表父亲的右边,想象父亲的能量在面前,鼓励她说出内心对父亲的渴望、爱与感激,让她感受到父亲虽然不在身边但依然有爱存在,帮助她接纳这份爱,并认识到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从父亲那里汲取力量。
  • 与母亲的连接:郑芳面对母亲时感觉更困难些,有距离感。老师引导她说出小时候受到的伤害,如希望母亲能像爱弟弟一样爱自己等心里话,让她理解母亲的行为背后有其原因,同时鼓励她表达自己身为女性的骄傲,不重复母亲的模式,把积极的能量传递给子女,从而实现从羞耻和惊吓中走出来,感受到爱和力量在身体里流动。

学员提问及解答

 

  • 与父亲关系紧张:有的学员父亲缺席且有家庭暴力行为,多年来与父亲处于失联、相互指责的状态。老师指出要与从父亲那里继承的负面情绪和解,穿越愤怒、指责和恨意,看到问题在父亲而不在自己,对父亲说出 “我值得更多”,改变与男性相处的模式,避免重复父亲的问题。
  • 父亲去世如何建立连接:对于父亲去世、缺少陪伴的情况,老师表示若父子(女)间连接好,爱会一直存在;若连接不好,需要经历一段哀悼悲伤的过程,但因背景信息不足,难以具体解答如何建立连接和获得力量。
  • 孩子保护父母的问题:孩子确实会无意识甚至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在父母的位置去保护父母,这种情况很常见,若形成了固定模式,要回到正确位置,需看清当时发生了什么,处理相关的羞耻和惊吓感受,认识到童年时别无选择,长大后则有选择,避免重复童年模式,找到自己的力量,表达自己的想法。
  • 与母亲关系冷漠:有的学员感觉自己与母亲连接少、很冷漠,老师指出这可能是因为父母有代际创伤且不愿谈论、藏在心里,导致情感冷漠,这种情况下学员需要理解并慈悲地对待父母,给予他们原谅,同时尝试疗愈自己的羞耻和惊吓,改变现状,创造亲密关系。
  • 童年寄养缺乏安全感:对于童年在不同家庭寄养、无法深入关系、缺乏安全感的情况,老师表示理解其感受,建议可以从找有相似经历的人开始,慢慢学会信任,走出不信任和隔离的状态,因为人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且在疗愈过程中需要他人的帮助。
  • 父母不当对待如何改变关系:面对父亲有语言和行为暴力、母亲把自己当妈妈且很无力的艰难情况,老师指出两边都要做工作,对于父亲,要去探寻他愤怒背后童年缺失的东西以及想表达的内容;对于母亲,也要理解其状态,同时强调我们有选择、有支持、有资源,可以选择过不一样的生活,不重复父母的模式。

 

最后,老师鼓励大家将课程中的体验和疑问带入到下午的环节中,提醒大家即便父母不完美,那也是源于他们自身的伤痛,而非我们不值得被爱,希望大家能放下父母带来的羞耻感,积极面对生活,实现自我疗愈。

课程目录

【完结】2023.7.21-23 莎兰·汉考克《你值得被温柔以待》:疗愈受惊吓及羞耻感的伤痛
🎥 001.2023.7.21 课后:李冲老师讲解三人练习步骤 .mp4
🎥 002.2023.7.21 课后:晓民老师复盘第1天课程 .mp4
🎥 003.2023.07.21课中:莎兰老师授课第1天 .mp4
🎥 004.2023.7.21 课前:庞博老师带领静心 .mp4
🎥 005.2023.07.20 开班仪式 .mp4
🎥 006.2023.7.23 课后:佳卉老师讲解练习 .mp4
🎥 007.2023.7.23课后:李冲老师复盘 .mp4
🎥 008.2023.7.23课中:莎兰老师授课第3天 .mp4
🎥 009.2023.7.23课前:英杰老师带领静心 .mp4
🎥 010.2023.7.22课后:李冲老师讲解练习 .mp4
🎥 011.2023.7.22课后:梁红老师复盘 .mp4
🎥 012.2023.7.22课前: 莎兰老师授课第2天 .mp4
🎥 013.2023.7.22课前:Linda老师带领静心 .mp4

声明: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